南宁师范大学党风廉政建设网站

杏坛廉政•纪委办监察室

广东省委原书记林若:骑自行车上班的省委书记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5-05    浏览次数:

来源:羊城晚报 时间:2013-09-18 14:33:34

他下乡调研时,没有警车开道,而是轻车简从,一辆面包车不知道换了多少个轮胎,广东的山山水水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在广东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他团结带领省委班子,克服重重困难,率先放开物价,坚持发展商品经济。

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拒绝收礼,下乡视察不忘交“伙食费”,走路或骑自行车上班。

他居家俭朴,令王光美同志(刘少奇夫人)感叹不已。

……

他就是广东省委原书记林若。

不久前,《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林若同志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时的秘书———广州市原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听他讲述了林若的故事。

1

铁面书记

原则性强,对干部要求严格

羊城晚报:您是何时开始做林若书记秘书的?

苏泽群:1987年年底,林若同志找我谈话,说他要换秘书,问我愿不愿意当。我说,既然是组织安排,我当然乐意。

羊城晚报:您对林若书记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苏泽群: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原则性很强,很正派。他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时,对腐败和不正之风嫉恶如仇,对干部要求极其严格。

羊城晚报:听说林若书记很严肃,很多人怕他,是吗?

苏泽群:他原则性强,不怒自威,有很多人怕他,但我不怎么怕。我做他的秘书后,我们在同一个办公室,相处非常融洽。相处久了,我发现林若同志严肃的面孔背后是一颗善良的心。

原海南省委书记许士杰在医院动手术时,林若同志一直十分挂念,并在他醒过来后第一时间送上问候。

此外,林若同志偶尔还亲自下厨做盐煸鸡,并把秘书、司机叫上吃一顿。

羊城晚报:林若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期间,非常重视山区的开发建设,有媒体说他下基层的时间比待在机关工作的时间还多,是这样吗?

苏泽群:广东“七山一水两分田”,山区面积广大。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珠三角地区和沿海一带发展快,粤东、粤西和粤北等许多山区发展很慢,差距越来越大。林若同志主持省委工作以后,非常重视发展山区经济。我给他当秘书时,一年到头待在机关开会看文件的时间不多,反而跟着他下乡下工厂调研的时间占了大半。他十分重视基层意见和经验,重视在调研中发现矛盾解决问题。

2

造林书记

四管齐下,十年绿化广东

羊城晚报:林若书记为什么被称为“造林书记”?

苏泽群:1985年,林若同志担任广东省委“一把手”不久,就做出了“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大地”的重大决策。所以,很多广东人亲切地称他为“造林书记”。此外,媒体对“绿化广东”的报道较多,人们自然印象深刻。

羊城晚报:为了实现“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大地”的目标,林若书记做了哪些工作?

苏泽群:“十年绿化广东”的难度很大,林若同志和其他领导啃了不少硬骨头,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做好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二是实行领导办点责任制,通过点的突破,推动广泛的群众造林运动;三是制定奖惩机制,发挥“黄牌”效应;四是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实行“造、封、管、节”四管齐下;五是把造林和种果结合起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广东造林绿化取得了重大成就,1991年3月,国务院授予广东“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的称号。1993年,广东省比预定时间提前两年基本实现绿化目标。

羊城晚报:林若书记下乡视察绿化是什么情景?

苏泽群:作为省委书记的林若,出行时没有警车开道,下乡调研轻车简从。面包车上,除了他以外,还有省委办公厅和政研室的领导、秘书、记者以及警卫员。遇到交通堵塞,警卫员还得拿一面小红旗下车做疏导。他下乡专用的那辆11座面包车换了多少个轮胎,我都记不清了,广东的山山水水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羊城晚报:在“十年绿化广东”决策推广的过程中,哪件事情让您印象深刻?

苏泽群:搞“十年绿化广东”,林若同志基本年年下乡检查,几乎将广东的山头都走遍了,我印象最深的是林若同志卸任前的那个周末。

那天阳光灿烂,早上起来后,林若同志便领着彭大姐(林若同志夫人)和我,去从化太平镇水南村的造林点种树。车还是那辆11座面包车,但不同的是,车里既没有省委办公厅主任和记者,也没有警卫员。林若同志和彭大姐一下车就会同已在现场的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从化县委书记王守初,拿起工具种树。他默默地种着树苗,一言不发,大家也不讲话。给树苗浇完水后,他才深情地说:“今天是我做省委书记的最后一天,我想以种树来纪念,同时表达对十年绿化广东的决心和愿望。”我们都感动了,与林若同志在新种的树苗前合影留念。

羊城晚报:林若书记“十年绿化广东”的决策对您日后的工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苏泽群:影响很大,“十年绿化”让我对植树绿化、生态文明有了深刻的认识。2003年,我作为广州市分管农业、林业的领导,在广州推进林业进程,市内搞绿化建设,这些年广州市区绿树成荫的景象多了。

3

改革书记

冲破障碍,坚持放开物价

羊城晚报:当时的改革开放被称为“摸着石头过河”,在广东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林若书记做了哪些工作?

苏泽群:林若同志曾把他任职前后20年广东的改革开放分为三个阶段:1983年之前是起步阶段,主要是落实干部政策、华侨政策,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提出并实践办经济特区等改革开放的决策;1984年到1991年,是继续发展推进的阶段,从农村到城市,从发展私营经济到国企改革,从对外引进到对内搞活、对下放权,从办经济特区到扩大沿海开放区范围,攻坚克难具体事项;1992年,以小平南巡为标志,改革开放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羊城晚报:其间遇到了什么难题?哪些事情是您印象深刻的?

苏泽群:广东改革开放的推进充满了艰辛,耗费了林若同志和他的同事们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当时的广东,正处于推进改革开放的统一认识、攻坚克难阶段。外地对广东改革开放的认识并不一致,我跟林若去北京开会,有人开玩笑说我们是“从白区过来的”。尤其是1981年出现走私贩私等歪风之后,非议很多,阻力重重。在这种环境下推进改革开放,首先得益于小平同志和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同时要求广东的领导者必须有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去克服困难,攻克堡垒。

林若担任广东省委书记之后,秉承了任仲夷同志解放思想、继续促进统一认识、冲破各种思想障碍、推进改革开放的做法,有几件事我印象很深刻。

一是满腔热情推广“蛇口经验”,全面介绍蛇口开拓、开放的经验,促进干部大胆改革创新;二是组织专题,组织商品经济务虚会,借广东社科院老专家卓炯的商品经济理论促进大家统一认识,自觉遵循和运用价值规律,放开发展并不断完善市场体系,给予作为商品经济主体的企业自主权。另外,坚持放开物价,1988年,出现了全国性的抢购风潮,广东物价涨幅超过30%,林若同志斩钉截铁地主张坚持放开市场改革,顶住涨价风。对于扩大珠三角开放的范围,要求给予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等重大问题,他亲自找中央领导请示报告,争取批准。

4

廉洁书记

拒绝收礼,几乎没人敢送

羊城晚报:林若书记的廉洁自律,有口皆碑,您的印象如何?

苏泽群:1988年,王光美同志(刘少奇夫人)来广东,提出要去他家中探望,但被婉言拒绝了。第二天,王光美同志在没有打招呼的情况下直奔林若同志家。王大姐走进客厅,看到的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陈设:一套木头沙发,几张藤椅,并且都是修理过的。

从林若同志家里出来后,王光美同志动情地对我们说:“真没想到省委书记的家那么简朴,而且还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经济发展最快的广东省。”

林若同志十分注意生活细节。我刚给他做秘书时,每次出差下乡,他都要求接待他的单位要简朴,不要违反制度。离开当地时一定会提醒我:“小苏,交伙食费没有?”

羊城晚报:林若书记骑自行车上班是常态吗?

苏泽群:应该说不是常态,常态是走路,急的时候才骑自行车。我至今珍藏着一张南方日报摄影记者无意间拍摄的广东省委书记骑自行车上班的照片,那位省委书记就是林若同志。

羊城晚报:听说林若书记对送礼现象批评得十分严厉。

苏泽群:确有此事。林若同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几乎没有人敢给他送礼。

曾有来自基层的同志带水果、土特产给他,他当面严厉地批评。我做他的秘书后,有一次跟他说,你这样做,好处是给各级干部做了榜样,坏处是搞得人人都怕你,疏远你,你将听不到会议之外的真心话。他认可了一半,但坚持不收礼。之后,凡是来自基层的同志给他送的土特产,他都转送给省委站岗的警卫战士或省委幼儿园。

林若同志对家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严格要求。林若同志有三个儿子,一个做工程师,一个在东莞企业工作,一个做大学老师,小儿子结婚后还住“筒子楼”。我记得1990年前后,省纪委根据工作需要,将内设的处升格为副厅级的室。时任省纪委书记王宗春同志向林若同志汇报,他很爽快地赞成了,但附加一个条件———“我林若的老婆不能提(升)”。当时,林若的爱人彭慧兰是省纪委干部处处长,是个老干部,论资历、能力、表现,是完全应该提的。但林若同志说“如果我的老婆提升了,人家就会说纪委内设机构升格的原因是我想提高自己老婆的级别”。所以,彭大姐一直到离休都是处级干部。

林若同志经常教育身边的工作人员,“在个人升迁问题上不要有刻意的追求,别人骑马我骑驴,回头看看还有步行的。”这种思想一直督促我们踏踏实实干事,不辜负林若同志的教导。

上一篇
下一篇